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质量工程 >>微专业建设

《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招生方案


一、微专业简介

 《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是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凝练智创实验室五年科研育人经验,围绕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基础理论与新技术,探索实践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规划核心课程群和项目制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微能源与智能传感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育学生具备开发微能源与智能传感装备技术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微能源与智能传感领域相关设计、分析、测试、集成应用等工作。

 二、开设课程及授课时间

 (一)开设课程一览表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理论

实践

020101

微能源发电技术

3

48

24

24

2

考查

020102

智能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

32

16

16

1

考查

020103

物联网与智能城市

2

32

24

8

1

考查

020104

3D打印技术

2

32

12

20

1

考查

020105

新能源装备开发

3

48

8

40

2

考查

 (二)课程具体介绍

 微能源发电技术: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低碳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微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是一门介绍微能源发电技术和应用的课程。该课程主要涉及微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应用,以及微能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在微能源发电技术方面,课程将介绍电磁感应、压电效应和摩擦纳米发电机等机电转换机制,并探讨小型风能采集、管道流体能量采集、小型波浪能量采集、人体运动能量采集、车路能量采集等具体工况微能源发电系统的设计。此外,课程还将介绍微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包括如何提高微能源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内容。在应用方面,课程将介绍微能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家庭、工业、城市、交通等。同时,课程还将探讨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器的结合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总之,“微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微能源发电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掌握微能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智能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智能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介绍智能传感器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的课程。该课程主要涉及智能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等方面,以及智能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智能传感器原理方面,课程将介绍智能传感器的定义、分类、组成和原理,包括传感器的基本结构、敏感元件、信号调理电路、数据处理和通信接口等。同时,课程还将介绍智能传感器常用的物理效应、测量原理和误差修正等方面的内容。在应用方面,课程将介绍智能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同时,课程还将介绍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应用,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医疗系统等。此外,课程还将探讨智能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如高精度、高可靠性、低功耗和智能化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智能传感器在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与智能城市:“物联网与智能城市”课程是一门介绍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概念、技术和应用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涉及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背景、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应用案例和未来趋势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相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和能力。在物联网方面,课程将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包括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技术实现,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以及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等。在智能城市方面,课程将介绍智能城市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包括智能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等方面的技术实现,智能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以及智能城市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案例等。此外,课程还将重点探讨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结合应用,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并介绍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叠层制造,利用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将材料逐层堆叠、层层打印,由快速原型机在X-Y平面内通过扫描形式形成工件的截面形状,而在Z坐标间断地作层面厚度的位移,最终形成三维制件。相比传统的模具制造、机械加工而言,3D打印技术更加先进快捷。只要能生成三维数字模型,就能打印所需要的产品,具有节时、节能、个性化定制、高精度、高复杂、降低组装成本等优点。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3D打印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三维数字技术的介绍。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了解3D打印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的选择、数字模型的建立、打印工艺的制定、打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此外,学生还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3D打印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该课程通过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掌握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能源装备开发:“新能源装备开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和应用各种思维工具和方法,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该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实践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项目选题、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现与测试、总结与反思等环节。同时,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该课程主要介绍新能源装备的基本原理、技术应用、开发方法、设备选型、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新能源装备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课程还将介绍新能源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学生将了解新能源装备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到新能源装备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包括设备制造商、工程公司、项目开发商等各方的角色和合作方式。

 (三)授课时间

本微专业授课方式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每学期安排4-6个学分的课程,利用寒暑假/正常学期周末集中授课。教师线下教室教学与线上使用远程直播互动教室或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授课相结合,同时借助我校课程中心平台和中国大学慕课等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定期举办线下项目实践及相关交流活动。本微专业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招生,2024年秋季开课。

 三、师资队伍

 《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的教学实施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授课。校内课程教学依托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202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评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以此专业为教学主体,为微专业的学子提供一流的课程教育。《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现有12位专任专业教师,其中4位教授、3位副教授,5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科结构合理,整体水平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数量及结构完全符合并满足本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类大赛,检验专业的学习效果。

 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外企业和专家教授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学术指导。与多家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参与产品设计、开发和测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业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与行业前沿接轨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对全球行业发展前沿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四、招生计划及要求

 《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面向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招生,本届招生规模在30人左右。具体报名条件如下:

 1. 招生对象: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学生。

 2. 招生规模:约为30人左右。

 3. 招生要求:对新能源和智能传感领域有浓厚兴趣,有从事相关领域行业工作的意愿;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五、报名方法及选拔方式

 (一)报名方法

 见《微专业报名操作流程》。

 (二)选拔方式

 《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的选拔方式主要采用以下步骤:

 1. 报名:符合招生要求的学生可向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招生办公室进行报名。

 2. 初审:招生办公室将对报名学生进行初步审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相关背景。

 3. 面试:通过初审的学生将参加面试,面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4. 选拔结果:根据面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估,招生委员会将确定最终入选《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的学生名单。

 六、录取及学费缴纳

 (一)录取

 学校统一组织报名,公示无异议,确定录取名单。

 (二)学费缴纳

 本专业收费按照我校相关规定,根据学分收取,每学分收费标准为70元。

 七、修读年限及结业要求

 《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允许学生修读年限为1-2年,最长年限不超过3年,学生需修满12个学分。课程以任选属性在主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不纳入主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计算。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获得湖南工程学院“微能源与智能传感”微专业结业证明书。

 八、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白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13517325757、17607319932

 邮箱:14363195@qq.com,279417262@qq.com

 咨询QQ群:675205526

F231

区号:0731    邮编:411104     传真:58688512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福星中路88号    
Copyright© 2018-2022 湖南工程学院 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